最近好像挺流行木工班的,有些點子新穎的木工師傅找了個場地,備好所有器具,替想學做木工但卻沒有基礎的人開班授課,不知不覺也變成都市人的一種紓壓管道,可以自己做自己用的傢俱,聽起來真不錯。
傳統上,木工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學會的,但若不是要以木工為職業,對想做桌子、櫃子、椅子簡單物品的門外漢,門檻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高。我報名的這家木工班,也是強調不用基礎,不用帶任何工具(除了第1堂要用的尺、筆,以及之後個人需求的口罩之外),一期一共是5次,每次8小時左右,可以自己選定想做的東西,再由老師教導完成,如果時間夠,想做幾樣東西就做幾樣。
瀏灠他們家的臉書,常常秀出新手做的傢俱,做出來的樣子都不輸外面賣的,而且很多都是女生單槍匹馬來,甚至不少外國人也趁來台灣遊玩期間來做木工。我一開始因為在一家店看上一個5萬2的桌子,後來又看到維多利亞的臉書,想想何不自己做呢?報名費加上材料費,應該一半還有找吧!而且還可以學會一些木工基礎呢!
像木工廠一般都需要很大的地方,所以大部分都交通不便,還好這家木工坊有安排車子從最近的捷運站接送。
第一節課,車上一共載了6個女生(沒有男生),2個舊生、4個新生(後來又增加1個新生),所以我們這班一共是5人,有1個同學是香港來的,準備在台灣玩18天,我們問那怎麼來得及做完呢?她說還會再來的,哈哈,來台灣像走廚房一樣(還說了好幾次念念不忘的鼎旺鳳爪,我都沒聽過欸)。如果時間急,老師也可以幫忙安排密集班。
工廠在社子島,超級大,裡面分好幾個區域,而且很好逛。(呵)
木工廠一定是木屑滿天飛的,穿耐髒的衣服來比較好。
材料、半成品到處都是,更裡面還有一間是放同學們做到一半的東西,每次來上課就從裡面搬出來做就好了。
我們的第1節課是前1期同學的最後1堂課,一來是我們新生不會用到工作桌,二來可能是覺得讓新生看一下前一班做到什麼程度也好。像我們就一直跑過去問這個學姐有的沒的,這個學姐第1次來學,上到這裡扣除第1堂課外,實際只用4堂課來做,就完成一個比她還高的櫃子。(完成品很美,但我沒有拍到照片)
這個學姐也很猛,爬上爬下的,熟練的拿著電動機具,好厲害。看了這兩個女生我們大概就放心一半了吧!
很多桌椅擺在一旁展示。
上圖桌面上幾個小盒子是香港同學想做的,但我覺得不夠看,慫恿她做底下這個超可愛的小櫃子。也有人勸她做大櫃子,但一來運回香港運費不便宜,再來是,香港人的住家大部分都很小,做那麼大的櫃子哪塞得下(好心酸的感覺)。
工廠裡工具非常非常的多,這種小東西就掛在牆壁,還畫上該放的工具的圖,好歸好找。
電鑽之類的工具。
一整排廁所,看起來需求量蠻大的。(噗)
前一期學長快完成的桌子,本尊很大,用的木頭也超大,是松木,材料費約5000。
第1節課是一些基本的木頭介紹、製圖與機器認識。我覺得老師推廣的一些觀念很好值得寫給朋友們看,而且打破了我們一般人的許多迷思,就仔細的寫下來。
木頭初分人造木、天然木。
人造木:
(一)大致上分為4類:木芯板(可貼皮,由一塊一塊木料壓成)、夾板(與木芯板的差別在價格與硬度)、塑木板(木頭小碎片密合,IKEA很多)、密集板(一張一張黏起來的木片,遇水會澎漲,耐濕性差)。
(二)人造木頭的優點是便宜(約原木的4分之1~百分之1)、不易變形。缺點則是含有甲酫(福馬林),是一種致癌物質,需要15年才能揮發。
(三)目前甲酫的規範標準,東方用F1、F3;西方是E1、E3,數字越少表現甲酫含量越少。老師曾經切割過F1跟F3的人造木頭,F3會使他作業時眼睛痠澀流睙、過敏,F1較輕微,但還是會使鼻子感到不舒服。但事情不是憨人想得這麼簡單,依規定每年廠商送驗取得F1或F3的合格證明,當年度都不用再檢驗,因此有些不肖的廠商,送驗完後就沒照規定了。所以市面上的人造木即使是標明F1,但買到的是不是F1就不一定了,老師曾經切過比F3還嗆的F1咧。
天然木:
(一)分為2類:軟木(針葉木)與硬木(闊葉林)。
(二)軟木有4大類:松杉柏檜。裡面最貴的不是一般大家以為的檜木,而是柏木。台灣黃檜和肖楠都是屬於柏,肖楠是台灣軟木裡最貴的一種,不會像檜木一樣會黑掉,而且它連作業刨下的屑屑都是以「兩」計價,可以當香片來燒。軟木幾乎都有一種很耐聞的香味。
老師刨下各種軟木給我們聞,我比較喜歡柏木的香味,檜木讓我想到棺材,大概是太多人喜歡選擇檜木做的棺木吧,不愛。
除了刨下來聞,還當場將肖楠燒起來給我們聞,真的好香。
(三)硬木就比較雜了(木紋也雜),像常聽到的柚木、花梨木、黑檀、白蠟、胡桃木、紫心木……除了松杉柏檜以外,其他木頭幾乎都是硬木。
胡桃木很受歡迎,但我們通常看到的都是塑膠貼皮人造木,像底下這張圖立起來的那塊板子就是,真的胡桃木在它底下…的某根(忘記哪一根了)。
老師拿的木頭裡正好有一根是綠檀,拿起來非常重,是一種很油的木頭,老師點燈證明,果然一燒馬上就有油滴出來。(我拍到了那個moment!)
油多的好處是水份不易進入造成腐蝕,所以也不容易被蟲蛀,不用一直上油保養就可以放很久,但天然的事情就是沒有完全好康,既然油,那要是火災發生……柚木也是一種比較油的木頭,味道其實不好聞。(燒完上面都是油漬)
(四)大家印象中,一定以為天然木裡,以松杉柏檜這些木種最貴,但專家才知道的秘密在此公開:以同體積的木頭而言,假設松杉是1元的話,柏檜約是10~20元,硬木(闊葉林)則是10~50元(人造木就是各類天然木價格的4分之1至百分之1了)
(五)為什麼硬木比較貴呢?且聽老師慢慢道來。針葉林的木頭產區以溫帶國家為主,就是歐美這些已開發國家,這些國家把林業當成一種農業,是一種產業,砍了1棵樹也許又種了3棵樹,因此量大價格就不致於炒高,這是一種「再生林」的概念。而闊葉林的木頭產區以熱帶、亞熱帶國家為主,像東南亞、非洲這些開發中或未開發國家,這些國家的人口目前正大量成長,對糧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,需要更多面積的土地種植糧食作物養活人類,因此,原生木頭一砍完後,就改種糧食吃或是種房子住,這裡的林業好像一種礦業一樣,砍完就沒了,日復一日,這些地方的木頭產量就越來越少,價格越來越高,地球上的樹也越來越少。
(六)那麼台灣呢?台灣的林業基本上是禁閥的,但每年都有無數的漂流木冒出來,這怎麼來的?會有這麼多木頭自己斷頭,然後等下大雨旅行到水庫、海裡嗎?這裡面大有文章,老話一句,沒有買賣,就沒有殺戳。
結論:老師以關懷我們的健康與地球資源的角度,希望我們不要選擇人造木、不要選擇台灣木、不要選擇硬木(除了一些在溫帶也能長的之外),為了生態平衡,以再生林的木頭最好!所以如果無法負擔比較貴的柏檜,選擇歐美進口的10分之1價格的松木、杉木也很好,不會致癌,也不會破壞生態!